菊科植物
菊科是比较年青而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大科。虽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较晚,但由于该科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先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这个年青的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论在种的数量上还是分布范围上,均跃居世界种子植物之冠。许多植物分类医生和系统演化医生都一致认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发展到了很高阶段。
菊科植物的绝大部分属、种的营养体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仅占本科植物种数的1.5%。从进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种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茎、块茎、球茎等)度过环境的不良时期,比木本植物适应性强,因而较木本植物进化。菊科植物除少数种类(如百日草、鬼针草)为对生叶外,多为互生单叶。
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点是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是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等。漏芦属的头状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许多小的头状花序又组成较大的复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的很外面,包有总苞,一般为绿色,叶状,它的功能无疑是在头状花序未开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但本科中许多属、种的总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蜡菊的总苞变成膜质,并有鲜艳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虫;牛蒡、苍术及苍耳等的总苞变成钩刺,腺梗菊、豨莶等的总苞上具粘质的腺毛,可利用动物来传播果实、种子。
由许多小花集成头状花序,这就使本来不太明显的每个小花集在一起,显得较大而醒目,尤其当某些属、种花序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后,使花序变得更大、更醒目,以利于招引更多的昆虫。
有些属、种的头状花序中,各小花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不能结实的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既能产生花粉,又能结果实,是两性花,而金盏菊与之不同,边缘的舌状花是能结实的雌花,而中间的管状花全是只能产花粉而不能结实的雄花。
2.头状花序上每朵花的结构,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萼片变成冠毛,花瓣5枚连合,雄蕊聚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属、种之间差异很大,简化或特化现象很普遍。
萼片:萼片是保护器官,尤其在花蕾时期。菊科的头状花序外围有总苞统一保护,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果实顶端刺状、毛状或片状的“冠毛”,成为果实种子的传播器官,如蒲公英、鸦葱等具毛状冠毛,可借风力使果实到处飘扬。又如鬼针草,冠毛变成刺状,可使果实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
花瓣:5枚,互相连合成管状或舌状。从进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后出性状,要比离瓣花进化。若花瓣的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顶端五个花瓣呈辐射对称排列的,叫管状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两侧对称,向一侧伸展的叫作舌状花,花瓣顶端五个齿,表明该舌状花是由五枚花瓣连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种类花瓣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发育一个唇,另一个唇退化,形成假舌状花,如金盏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围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环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贮存在管的基部。
雄蕊:5枚,花丝互相分离而花药边缘互相连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药雄蕊。每当花药成熟时,将花粉粒撒在聚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长时,将它们“推”出筒外。有些种类花药的基部特化成“尾”状,其功用是保护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尘或雨水的侵蚀。在每个花药的顶端有突出的“药隔”,在雄蕊未成熟时,此五个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个“盖子”,封住花药管的口部,起防护作用。
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构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着生。花柱一条,伸于花药管中,顶端柱头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时,柱头不张开。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扫粉毛”,每当花柱发育而伸长的过程中,此“扫粉毛”即可将雄蕊花药“撒”在花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于来访的昆虫携带。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长过程中将花粉粒“推”出后,顶端的柱头再张开来接受其它花传来的花粉。这是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但是,一旦柱头上没接受到其他花传来的花粉,即异花传粉遭到失败,也无妨,柱头可以下弯,将“授粉面”接触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产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
3.菊科的果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子,一般认为是瘦果。但它来源于二心皮,并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这与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严格说起来应叫“菊果”或“连萼瘦果”(Cypsela)。
菊科植物大多数花序较大而鲜艳,适于虫媒传粉,但另外有些属、种的花并不鲜艳,例如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及豚草属(Ambrosia)等,它们的花序很小,黄绿色,很不鲜艳。这些植物是由虫媒特化成风媒的一个类型。苍耳属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较小,还保留扁平的头状花序,花期很短,花谢后即脱落,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谓的“苍子”)的花序轴(托)木质化,外有许多钩刺,其中包有两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个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时整个花序脱落。
向日葵在我国各地广为种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较大,便于观察,下面将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简述,供教学参考。
向日葵是原产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脏形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一般直径30厘米,大的可达60厘米。头状花序的花序轴(托)扁平,其中充满白色海绵状的填充物(薄壁细胞)。花序边缘围有3~4层绿色的总苞。很外圈的花为鲜黄色的“舌状花”(边花),中央为黄褐色的管状花(盘花)。舌状花(边花)(见图c)是不育性的无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虫来访,帮助传粉。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连合而成,另外两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称它为“假舌状花”。子房三角柱状,内无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复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质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别着生在子房三个角的顶端。子房基部无明显的苞片。管状花(盘花)(见图B)的五枚花瓣基部连合成管状,上部五个齿,辐射对称。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纤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内贮花蜜供来访的昆虫采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紧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间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尘或长吻昆虫伤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质三角形的小薄片,着生在扁平子房的两个上角,已无明显的作用,果实成熟时脱落。雄蕊的花药黑褐色,连合成管,药隔三角形,黄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时白色,壁薄而软,待成熟后,果皮变硬而具黑色花纹。每个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质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顶端有三个裂齿,当果实成熟脱落时,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轴上。
菊科植物依据头状花序内花的形态及乳汁的有无可分为两个亚科12个族。划分标准即:
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植物体不含乳汁,头状花序皆为管状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盘花为管状花。包括11个族,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属于此亚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虽花序中央的盘花似舌状,那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它无乳汁应归于本亚科。蒿属、向日葵等,也都属于本亚科。
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体含乳汁,头状花序上皆为舌状花。只包含一个族。蒲公英、莴苣、苣荬菜等都属于本亚科。
菊科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盏菊、翠菊、蜡菊、大波斯菊(秋英)、瓜叶菊、雏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莴苣、茼蒿(北京称蒿子秆),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药用种类较多如除虫菊、红花、牛蒡、蛔蒿(花序中产驱蛔虫有效成分——山道年)、苍术、泽兰、大蓟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蒸馏后提取的挥发性物质即冰片,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较寒冷地区的草本橡胶资源植物,苏联曾大量栽培。对人类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属某些种,专门生长在农田中,是庄稼的大敌。豚草属一些种的花粉对某些人易产生过敏反应。
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历程并以此写一篇生物论文800字以上菊科植物
菊科是比较年青而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大科。虽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较晚,但由于该科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先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这个年青的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论在种的数量上还是分布范围上,均跃居世界种子植物之冠。许多植物分类医生和系统演化医生都一致认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发展到了很高阶段。
菊科植物的绝大部分属、种的营养体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仅占本科植物种数的1.5%。从进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种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茎、块茎、球茎等)度过环境的不良时期,比木本植物适应性强,因而较木本植物进化。菊科植物除少数种类(如百日草、鬼针草)为对生叶外,多为互生单叶。
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点是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是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等。漏芦属的头状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许多小的头状花序又组成较大的复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的很外面,包有总苞,一般为绿色,叶状,它的功能无疑是在头状花序未开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但本科中许多属、种的总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蜡菊的总苞变成膜质,并有鲜艳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虫;牛蒡、苍术及苍耳等的总苞变成钩刺,腺梗菊、豨莶等的总苞上具粘质的腺毛,可利用动物来传播果实、种子。
由许多小花集成头状花序,这就使本来不太明显的每个小花集在一起,显得较大而醒目,尤其当某些属、种花序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后,使花序变得更大、更醒目,以利于招引更多的昆虫。
有些属、种的头状花序中,各小花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不能结实的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既能产生花粉,又能结果实,是两性花,而金盏菊与之不同,边缘的舌状花是能结实的雌花,而中间的管状花全是只能产花粉而不能结实的雄花。
2.头状花序上每朵花的结构,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萼片变成冠毛,花瓣5枚连合,雄蕊聚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属、种之间差异很大,简化或特化现象很普遍。
萼片:萼片是保护器官,尤其在花蕾时期。菊科的头状花序外围有总苞统一保护,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果实顶端刺状、毛状或片状的“冠毛”,成为果实种子的传播器官,如蒲公英、鸦葱等具毛状冠毛,可借风力使果实到处飘扬。又如鬼针草,冠毛变成刺状,可使果实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
花瓣:5枚,互相连合成管状或舌状。从进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后出性状,要比离瓣花进化。若花瓣的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顶端五个花瓣呈辐射对称排列的,叫管状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两侧对称,向一侧伸展的叫作舌状花,花瓣顶端五个齿,表明该舌状花是由五枚花瓣连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种类花瓣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发育一个唇,另一个唇退化,形成假舌状花,如金盏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围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环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贮存在管的基部。
雄蕊:5枚,花丝互相分离而花药边缘互相连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药雄蕊。每当花药成熟时,将花粉粒撒在聚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长时,将它们“推”出筒外。有些种类花药的基部特化成“尾”状,其功用是保护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尘或雨水的侵蚀。在每个花药的顶端有突出的“药隔”,在雄蕊未成熟时,此五个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个“盖子”,封住花药管的口部,起防护作用。
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构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着生。花柱一条,伸于花药管中,顶端柱头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时,柱头不张开。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扫粉毛”,每当花柱发育而伸长的过程中,此“扫粉毛”即可将雄蕊花药“撒”在花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于来访的昆虫携带。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长过程中将花粉粒“推”出后,顶端的柱头再张开来接受其它花传来的花粉。这是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但是,一旦柱头上没接受到其他花传来的花粉,即异花传粉遭到失败,也无妨,柱头可以下弯,将“授粉面”接触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产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
3.菊科的果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子,一般认为是瘦果。但它来源于二心皮,并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这与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严格说起来应叫“菊果”或“连萼瘦果”(Cypsela)。
菊科植物大多数花序较大而鲜艳,适于虫媒传粉,但另外有些属、种的花并不鲜艳,例如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及豚草属(Ambrosia)等,它们的花序很小,黄绿色,很不鲜艳。这些植物是由虫媒特化成风媒的一个类型。苍耳属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较小,还保留扁平的头状花序,花期很短,花谢后即脱落,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谓的“苍子”)的花序轴(托)木质化,外有许多钩刺,其中包有两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个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时整个花序脱落。
向日葵在我国各地广为种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较大,便于观察,下面将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简述,供教学参考。
向日葵是原产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脏形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一般直径30厘米,大的可达60厘米。头状花序的花序轴(托)扁平,其中充满白色海绵状的填充物(薄壁细胞)。花序边缘围有3~4层绿色的总苞。很外圈的花为鲜黄色的“舌状花”(边花),中央为黄褐色的管状花(盘花)。舌状花(边花)(见图c)是不育性的无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虫来访,帮助传粉。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连合而成,另外两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称它为“假舌状花”。子房三角柱状,内无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复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质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别着生在子房三个角的顶端。子房基部无明显的苞片。管状花(盘花)(见图B)的五枚花瓣基部连合成管状,上部五个齿,辐射对称。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纤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内贮花蜜供来访的昆虫采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紧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间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尘或长吻昆虫伤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质三角形的小薄片,着生在扁平子房的两个上角,已无明显的作用,果实成熟时脱落。雄蕊的花药黑褐色,连合成管,药隔三角形,黄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时白色,壁薄而软,待成熟后,果皮变硬而具黑色花纹。每个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质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顶端有三个裂齿,当果实成熟脱落时,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轴上。
菊科植物依据头状花序内花的形态及乳汁的有无可分为两个亚科12个族。划分标准即:
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植物体不含乳汁,头状花序皆为管状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盘花为管状花。包括11个族,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属于此亚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虽花序中央的盘花似舌状,那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它无乳汁应归于本亚科。蒿属、向日葵等,也都属于本亚科。
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体含乳汁,头状花序上皆为舌状花。只包含一个族。蒲公英、莴苣、苣荬菜等都属于本亚科。
菊科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盏菊、翠菊、蜡菊、大波斯菊(秋英)、瓜叶菊、雏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莴苣、茼蒿(北京称蒿子秆),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药用种类较多如除虫菊、红花、牛蒡、蛔蒿(花序中产驱蛔虫有效成分——山道年)、苍术、泽兰、大蓟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蒸馏后提取的挥发性物质即冰片,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较寒冷地区的草本橡胶资源植物,苏联曾大量栽培。对人类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属某些种,专门生长在农田中,是庄稼的大敌。豚草属一些种的花粉对某些人易产生过敏反应。
观察某一种植物的生长历程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生物小论文丝瓜
1day.取种子:干的老丝瓜去芯后的种子,晾晒
2day.晾干的种子(黑色),形状像正林西瓜瓜子(就是比一般西瓜大3倍左右的样子)
3~4day.将种子泡在水里发两天。
5~8day.将种子放在湿毛巾中包住,两到三天后有白色培根从种子尖的那头长出。取出这些发芽的种子平放在花盆里,盖上1~2cm的细土,浇透水。
9~11day.种子长出土面,黑色种皮脱落,露出两片闭合着的嫩绿色初生叶(子叶)形状像五线谱的音符。
11~13day。两片子叶撑开,中间出现一小片真叶形如手掌。
14~20day。第二片真叶长出。
15~30day.丝瓜藤开始沿杆螺旋上爬 ——————————把“day”改成“天”即可!
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黄豆的生长过程
有一回我就做起了“黄豆生长过程”的实验。
我先准备好透明的塑料杯、泥土,还有纸巾和黄豆种子。然后在杯子周围铺好纸巾,并把泥土放一大半在杯子里,接着,我在杯子和纸巾的中间放几颗种子。很后,我把剩下的一小部分的泥捏碎放入杯子内(种子离表面大约一厘米深),浇了一些水,使纸巾完全湿透。这样种子就种好了。
过了几天。我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子。我发现,种子的颜色有些变化。本来种子的颜色是大黄色的,但过了这些天,种子的外表有些淡了,且感觉有些透明,种子显得特别饱满,种皮也有点裂开。
又过了两天。我又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子。我向杯子里一望。惊奇地发现,种子竟然发芽了。种子外表的壳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嫩芽,嫩芽的颜色是淡黄色的,稍微带点青色。芽的顶端尖尖的,看上去嫩嫩的,这就是芽头。芽头正在向下生长。我脑中出现了一个疑问:种子的芽为什么会向下长呢?这样不是不能钻出土了吗?我边想,边给它浇水。
再过了一天,我再次来到窗前台观察种子。通过我观察。种子现在和发芽时有很大的变化。发芽时,种子的壳只是破裂了,但现在大部分已经脱落了。我真想帮它把它的壳全部剥掉。种子里真正的小叶子芽离开了本来的位置,离外面近了,有两棵已经钻出了泥土,本来是合拢的,现在已经展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小芽。我还发现每根芽的叶子都有两片,看着毛茸茸的,像一个爱心的形状。
几天后,当我再次来到窗台时,杯子中有好多棵嫩绿的小豆苗了。我还发现它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
现在知道这种子刚长出来的芽为什么向下生长了。那是因为刚长出来的不是芽,而是根,所以它要向下生长。
当我又一次来到窗台观察时,黄豆已经从一个种子变成一个豆芽,再由一个豆苗慢慢长大......有一株黄豆苗现在开始缠绕着防盗窗,辅助自己成长,这一株黄豆苗也是长得很快的一株。
种黄豆虽然很小,但它是我体验植物生长的一个很好的开始。
植物观察日记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物观察日记1
10月1日
在花园几个不起眼的小芽随风飘动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突然几粒黄花骤然脱落,仿佛婴儿在哭泣,芽儿的尖端露出了小小的秋葵,仿佛婴儿在喝奶,茁壮成长。这时秋葵的毛还很软,如婴儿的皮肤一般。
10月4日
秋葵发疯似的往上长,从不起眼变得极为显眼,颜色也从绿色变为了深绿色,就像婴儿一下子就成长为了少年,肤色也从白色变成了浅棕色,而当茎受不住秋葵的重量时,秋葵就将生长变得缓慢一些。仿佛少年正关心着妈妈的身体状况一般。这令我对秋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突然发现秋葵的毛刺了不少,变得笔直笔直。
10月7日
秋葵不再是那不成熟的少年了,它已经渐渐长大,从茎上脱落了,就像青年不再依靠妈妈。秋葵一落地就有几个虫子爬了过来,仿佛青年面临着社会的危险,无依无靠一般。可此时的秋葵也是很有魅力的时候,味道尝起来可鲜嫩了。
秋葵的生长让我仿佛看到了许多道理,果然是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平常发现不了的事物。
植物观察日记2
植物与人们是声声相息的,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氧气、食物还能供人观赏……
有石榴、灵芝、芦荟……但我还是很喜欢我家屋后的柿子树。
每到秋天柿子树上就会结出一个个像灯笼似的柿子,柿子可好吃了,当你拨开熟透了的柿子时你就会闻到味道那味道我也说不出来,更没办法用词语来形容,我敢打赌只要你闻到那味道你就会想吃。
柿子不仅味道好还是一种药,据说在春天柿子长出嫩叶时你放在嘴里嚼就可以治一些病。
柿子除了有药效功能,还有一种特殊功能据说在古代印度士兵打仗时除了带上武器外还带上满满一袋新鲜的柿子,这些柿子不是用来吃的,也不用来当“手榴弹”的,而时战士们的“急救包”,无论是刀伤、箭伤还是跌伤,只要往伤口上摸一些柿子就可以很快的止血止痛,柿子还能酿酒。
我家屋后的柿子浑身都是宝。
植物观察日记3
10月1日星期五晴
国庆期间,老师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我对绿豆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我拿了一把小小的绿豆,此时的绿豆只有3毫米左右。绿豆椭圆形的,中间有个小小的白色长方形,像一只只小小的眼睛。我把它们放到一个透明盒子里,倒入适量的水。我怀着好奇的心,期待它明天会怎样?
10月3日星期日晴
经过两天,绿豆都破皮了,体积增加了两到三倍,都长出了芽,芽是白色的。脱了绿衣的绿豆长得白白胖胖的,很长的芽有2厘米了,这些芽都弯曲着,紧紧地缠住了豆子,有的还毫不客气地牵起了别的豆子的芽。小小的绿豆变成了密密麻麻一盒子豆芽。
10月5日星期二晴
又过了两天,绿豆的芽长得更长了,芽有3厘米了,还长出了小小的嫩叶。我在盒子上面盖上了一层薄的纱布,每天给绿豆加适量的水,因为绿豆的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和空气有密切关系。
10月7日星期四晴
这两天,豆芽的生长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绿豆早就无影无踪了,蜕变成了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豆芽长到了13厘米左右,两片叶子嫩绿嫩绿的,远远看去,就像蜻蜓一样,很轻盈。
一周的绿豆观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惊叹于植物的生命力如此旺盛。
植物观察日记4
大自然植物的生长都很奇特,前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菜籽。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来到阳台。还没等我把它们安好家,这些调皮的小家伙就已经迫不及待一个接着一个地从我的指缝里溜了出去,蹦到了松软又湿润的泥土里。顿时,他们立刻都安静了下来。就这样,我的小菜籽们漫长的生长史就开始了。
昨天,我惊喜的发现,像小蛇一样黄中带白的小芽儿,已经悄悄地从松软又湿润的泥土里钻了出来。柔嫩柔嫩的,别看他们很柔嫩,居然还你挤我推,恨不得踩在别人的身上往上冒。真希望他们能立刻长大长高。
可是今天,我却发现有几株小芽儿倒了。霎时,我的心就像被千万支箭刺到了一般。为什么小芽们会横七竖八地倒了七八个呢?我用手轻轻拨弄着土,原来倒的都是一些种在土表面还没有扎根的种子,就像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先把基础给打好,才能一步步逐渐掌握好知识。于是,我就把倒下的小芽轻轻地拔了出来,挖了一个个小坑,重新把他们种了进去。种好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的小身体相互依附在一起。
到了下午,我惊喜地发现小芽儿们齐刷刷的一顺儿拼了命地向阳生长。我想向他们学习:无论遇到什么事,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坚定的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植物观察日记5
我家有两盆茉莉花,茉莉花已经在我家生活了三年了,长了三年的茉莉花看上去也没多少高大,一直都是种在花盆里的。枝干不是那么的粗壮,皮皱巴巴的,好像鳄鱼的皮。树叶绿绿的,油亮亮的,但不会一直保持软软的。绿绿的叶子呢,时间长了,慢慢地会变老,变硬,变大,颜色慢慢的变深。到了冬天,茉莉花的叶子就凋谢了,春天又会重新发芽。
开花时花朵是雪白雪白的,还有淡淡的清香,远远望去,就像白玉般金银闪亮。数数花瓣有七、八片左右,它们不是一朵一朵的开,而是几朵几朵一起开。花儿有的独在枝头,好像在寻找伙伴;有的三五朵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七八朵在一起好像在开会呢。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位位腼腆的小姑娘不敢把脸露出来;有的半开放着像用细嫩的小手捧着脸庞;还有的昂首怒放,花枝招展,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笑脸。花瓣就像摇篮,花蕊像摇蓝里的小宝宝。多么有趣啊!夏天每次花儿凋谢的时候,妈妈会给花盆里洒上化肥,为了它下次能够开出更多更大的花儿。
我爱我家的茉莉花,希望它能在我们家健健康康的成长。
植物观察日记6
9月24日星期日雨
上星期天的下午,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心里特别兴奋。因为我和同学们相约一起去教学楼后面的田地里开荒种菜。那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拔草、松土、耕地。又一起种菜我们还一起为种子浇水。忙的汗流浃背。
第二天的早晨出完操,顾老师便带领我们全班一起来到了我们七彩小富农菜园里参观我们昨天播种的鸡毛菜和菠菜的成长变化。我仔细一看,发现鸡毛菜的那一块土地里冒出了一个个小苗苗,我感觉很惊奇。口中还不停的念叨着:“小苗苗,小苗苗”请你快点长大。成为我口中的食物吧!
第三天的早上,顾老师又带我们来到了我们七彩小富农的田地里参观小苗苗的成长变化。哇!我惊喜的发现鸡毛菜已经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小叶子。我心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第四天,我去为鸡毛菜浇水时,看到田地里已经随处可见绿色的小芽了。看到茁壮成长的苗苗,我真期待他们快快成长,我要和同学们一起收割,分享这劳动的成果。
龚彦辰
植物观察日记7
我开始对植物感兴趣,这不,我选择种红豆、绿豆。为了便于观察我们采用了无土种植。爸爸提醒说:“先把红豆、绿豆放在水里六到八个小时,可以长得好一点。”我马上照做了。
*一天中午,我发现绿豆已经破了皮,可红豆一动不动。我又把水倒了,在塑料杯里放了纸巾,把绿豆、红豆分放在两个塑料杯里种。
第二天早上,绿豆发了牙,而且已经长出了三四厘米了。可是红豆一点变化没有,还只是破了皮。我看着红豆真想把红豆的芽“捏”出来。中午我发现绿豆比之前又高出了一厘米啦。红豆呢,只是长出小小的芽。我端详着红豆全身都急躁起来,烦起来。
第三天早上,绿豆长出了叶子,大大的,像竹蜻蜓一样可爱。可红豆只长出小小的叶子,但是很奇怪,居然“叶中有叶”——尽管如此我还是嫌它长得太慢了。
第七天,当红豆长出三根很长的根须的时候,绿豆已经很茂盛了,叶子都有两厘米宽。到了中午,红豆一下子长得比绿豆还高。
植物果然是有趣的生物。
植物观察日记8
*一天,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豆子泡进水里,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决定泡黄豆。一回到家,我就在瓶子里放了一些水,把豆子放进去,期待着它们的生长。
第二天,我发现有的还是硬硬的,像一块小石头。有的皮皱巴了。有的皮都落了下来,像个没穿衣服的胖娃娃。看着豆子们的生长,我开心地笑了。
第三天,惊奇地发现有一部分豆子中门裂开了一条缝,露出了雪白的身体,像一个正在笑的大娃娃,我把脏水倒掉,又放了新水。
第四天,哇!豆豆们的芽已经长到了5毫米,像一个个小小的逗号,慢慢的又像汉语字母Y,有趣极了!
第五天,呵呵,豆子的芽已经长到1—2厘米了。听说:豆子长成豆芽,就可以吃了呢!
通过这件事,不仅让我亲自看见了豆子的生长,还让我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
植物观察日记9
老师留了一项作业,让泡豆子或者养蒜,每天都观察,拍照发到班级群里。便于我们第五单元写习作。
我回家就问奶奶家里有什么豆子,奶奶说有黄豆,让我自己泡。我拿了一个透明小碗,到了一些水,又拿了一把黄豆放进水中,我就去写作业了。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进门就匆匆忙忙地跑去看了看黄豆,发现豆子已经膨胀了起来,圆圆鼓鼓的小肚皮已经撑破了外衣,露出了又白又嫩的小肚皮。
过了几天,有的长出嫩嫩的小芽,像一个个小逗号;有的还没有发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又过了几天,小芽已经长高了许多,有的两厘米,有的三厘米,还有的已经四厘米了,我又给它们加了些清水。
又过了许多天,黄豆芽长高了许多,也粗壮了些,长到了八厘米左右,长出的叶子像一个“Y”字,漂亮极了,它们好像在对我说:“快来为我们加油吧!看我们长得很高!”
植物观察日记10
9月14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种大蒜,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种起大蒜。
接下来就该挑蒜了。我左调右选,终于挑出来一个丰满的'大蒜,它外皮发紫,好像穿了一件紫色的衣裳,剥开蒜皮就看到了里面白白胖胖的双宝宝,他们好像正在睡觉。之后把它种在一个小盆水里,顿时我觉得非常开心,激动的等待着蒜宝宝发芽。
9月16日星期日天气阴
第三天,蒜宝宝终于露出了小牙,可是牙非常的小,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呢。而且原本小小的蒜,也变得更加饱满了,我的心情也格外的开心快乐。
9月18日星期四天气雨
第五天,那本来小小的嫩芽变得有1cm长,有的直挺挺的站在那里,有的则站斜了,可还在茁壮成长,还有的好像是吸收的水分不足,还是小小的尖牙呢!我真想助他一臂之力。
9月20日星期四天气晴
蒜苗变得越来越翠绿了,好似一个健康的宝宝,而他下面的胡须比以前更白更长了,好像老爷爷的胡子。蒜苗貌似都可以吃了,我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尝了尝,真是太酸了。
在我的精心照顾下,这些蒜苗长得越来越茁壮了,蒜苗的颜色也变得浓郁了,绿的耀眼灿烂,展示着自己的勃勃生机。
植物观察日记11
今天,我听说台风“蔷薇”要来了,连忙跑到阳台上去清理我的花花草草。突然我看到一只又肥又大的蜘蛛懒洋洋地、很惬意地躺在一张自己织的网上,那张蜘蛛网好大,接着三盆花,这,这不就是一个“互联网”吗?说起来,这只蜘蛛还真的很像这两天假期里在家里狂上网的爸爸。
无心种豆豆成荚
暑假里,我拿了几颗黄豆做发豆芽的实验。可是,不知道是我老去揭纱布,还是温度不对,过了好几天,连个豆芽的影子也没看到。我感到很无聊,就把这几颗泡得发软的黄豆种到阳台上一个花盆的泥土里。
昨天早上,我突然发现我的一盆薄荷里长出了好多小豆荚,奇怪,这是什么呢?到了今天,我才想起,一定是那些黄豆长出来了。我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采摘,爸爸说过几天就可以了。盼望ing!
植物观察日记12
今年的植树节,我尝试用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栽种了一盆爱心草。告诉你们,那可是无土栽培哦!你们一定会问:不用土,你用什么?水吗?不,我用的是当今很流行的陶碳球栽培,它的全称叫“陶碳球负离子植栽”。用陶碳球栽培的特点是干净清洁,与水接触后会自然散发负离子净化空气,还有水质净化功能,无菌不长虫,让植栽美化更洁净。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呢?
开始栽草啦!我先把绿、白、红三种颜色的陶碳球搭配倒进一个没有破碎的小玻璃容器里,加水至陶碳球等高,让陶碳球完全吸收水份,再将爱心草的种子均匀地撒在陶碳球上,每天浇水一次,注意水份保湿,接下来,我们就尽情期待着这些小草发芽、长叶吧!
*一天,种子静静地躺在陶碳球上,只是觉得体积稍微能变大些,再没觉得有什么异样,我有些心急了。两天以后,三三两两的种子开始结伴吐出白白嫩嫩的小芽了,我好兴奋啊!之后,种子大面积发芽,小芽开始慢慢变绿,到第五天的时候,种子已经变成长有两片叶子的小苗了!可以想象出我的心情有多激动!
现在,过了半个多月了,我的爱心草每天都在成长,心形的叶子越长越大,白色的根须越扎越深,它每天都会带给我惊喜,带给我快乐。
植物观察日记13
20xx年2月7日
今天,妈妈买来几个大蒜一样的种子,放在一个放满鹅卵石和水的花盆里,我还以为这是大蒜呢,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这个大蒜要放在水里面呢?”妈妈笑着说:“这是水仙花的种子,水仙花喜欢水,在水里才能生长,所以叫它水仙花,别看它现在很难看,开出的花格外美丽,人们还给它取个别名叫“凌波仙子”呢!
20xx年2月9日
今天的太阳非常好,我和妈妈把水仙花搬到阳台晒太阳,妈妈说水仙花很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它的生长,我仔细看看花盆,只见大蒜的秃头上冒出了几个小豆芽似的东西,很可爱!小豆芽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还有的是绿色的,妈妈说从颜色可以分辨它们出生的次序,绿色豆芽是大哥因为他很早冒尖,黄色豆芽是二哥,他长得很快,很小的小弟是白色豆芽,个子矮矮的,一定是刚从妈妈的肚子里爬出来!我悄悄的对小豆芽说:“快喝水!快喝水,喝了水你就会比哥哥们长得快了!”
植物观察日记14
有人喜欢那娇艳的牡丹;有人喜欢那飘香的桂花;还有人喜欢那坚强的蜡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粉红的荷花。
周敦颐说得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古荷花就代表高洁的品质;荷花也很美丽,她的花苞鼓鼓的,像一个粉红色气球。荷花刚开不久,花瓣还未完全展开,好像不愿意和大家打招呼。等荷花完全盛开时,她们在池中央亭亭玉立,在风中摇摆着自己婀娜的身姿,像一个羞涩的少女;荷花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她全身都是宝,可以治呕血、吐血、跌打损伤、开胃、益血、清暑、利湿等等。
我爱荷花,爱它的清翠欲滴,爱它的冰清玉洁,爱它的一尘不染,爱它的无私奉献,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质。
植物观察日记15
我和妈妈去上街,我在花店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水仙花的种子。”我觉得它像一个大蒜,光秃秃的,我想如果只浇水没有土,怎么能开花?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
回到家,我赶紧找了一个小盆把它泡好。我每天都把它放在外面晒太阳。过了几天,“大蒜”裂开了,冒出了嫩芽,像小鸡刚从蛋壳里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
11月1日水仙花的叶子越长越大了,我在想,为什么没有花骨朵?于是,我又想再多等几天,反正都买回来了也不在乎多等几天。
转眼间,到了11月11日从叶子的中间冒出了一个貌似小圆球的东西,我太高兴了,它终于有花骨朵了,于是我便更准时给它浇水,晒太阳。
11月12日早晨,一阵风吹来,我闻到了芳香,我寻着香味一看,原来是水仙花开了,你看,这花多美,多娇嫩啊。有的花刚刚开,除了那白色的花瓣,还露出了里面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看上去马上要裂开似的。它们真像水中的仙子,站在花盆上,很美很美。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